新聞

2022年5月
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啟信學校 - 2022年5月
緊貼世界步伐 朝夢想飛翔
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啟信學校自2016年創校,一直貫徹基督教全人教育的辦學理念,致力培育學生良好的品格。王雲珠校長致力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及全方位的學習課程,以啓迪學生兩文三語、多元智能及高階思維,使他們成為樂於學習、善於溝通、勇於承擔的社會楝樑。王校長指出:「『教養孩童,使他走當行的道,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。』( 箴言22章6節) 聖經的箴言道出教育工作者的使命。我們希望透過校內多元文化活動和正向教育,幫助學生實現夢想,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建立自信,做個敢於創新的世界公民。」
全英語教學 趣味課堂培育語言基礎
為了回應全球化的趨勢,學校希望培育學生成為中英兼擅的語言人才。因此,除了中文科、時事科和宗教科使用中文教學外,學校其他科目均是採用英語教學校亦善用校園空間,在樓梯角落位置設立「Reading Corner」,讓學生得以長時間浸潤於英語的學習環境之中,奠下良好的語言基礎。
趣味戲劇課 輕鬆學英文
學校致力為學生設計更具趣味的英語學習形式,因此特別於英文科課堂內設立戲劇課,由外籍英語老師以角色扮演,打破語言課沉悶的既有印象。「我們在時間表上列明一星期一堂的戲劇課,課堂內容全部由老師自行設計。每年6月,每一班的同學更會在舞台上演一齣自編自導的戲劇,不論台前幕後,所有同學都全情投入於戲劇之中,在過程中同學亦得到大量英語的應用經驗,對語言學習大有裨益。」
Readcation假期閱讀計劃 及不一樣的EHEL Program
學校十分重視閱讀,以拓闊學生視野,增長知識的廣度。特別在疫情期間,學校推行「Readcation假期閱讀計劃」,鼓勵學生留家中多閱讀圖書,然後上載閱讀報告或將故事介紹給其他同學。學校更在本年度3、4月特別調動假期間,為同學準備不一樣的「EHEL」Program (Extraordinary Holiday Extraordinary Learning),四星期的特別假期裏,讓同學可以享有平日課本以外的不一樣學習,善用這個不一樣的假期。
師生合力圓夢 優化校園空間
本年度9 月開學時,王校長邀請每位學生訂立全年目標,思考有什麼夢想可以達成。不論短期或長期的目標,同學都可以與班主任進行討論,師生共同構思具體實行方法和策略,以幫助同學完成夢想。另外,學校亦設有「夢想在校園計劃」,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,讓同學發揮想像力去改造校園空間,由老師根據標準、可行性、成本效益等進行評分,最後由全體同學及老師公投決定,其中一個成功實踐的計劃就是設立祈禱室。還有其他夢想正在構思落實,最後會舉行感恩禮, 讓校董、牧師、校監等等一起見證同學們實踐夢想。
The Seven Habits教育計劃 培育正向「啟信人」
學校把Stephen R. Covey的「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」(高效能人士七個習慣)的理念融入學校日常生活中。七個習慣是:積極主動,以終為始,要事第一,雙贏思維,知彼解己,統合綜效和不斷更新。學生由一年級開始學習,七個習慣在每一年中重覆深化,內容包括控制情緒,學會與他人的相處之道等等,希望把七個習慣成為學生從小到大的正向指導標準,讓他們知道校園互相包容和溝通的精神,例如爭論時要找出雙贏的方法,教導他們了解他人感受,也讓對方去了解自己,成就正向「啟信人」。
可持續發展目標(17SDGs)課程 塑造世界公民
王校長希望培育心繫世界、緊貼時事的世界公民,所以為學生設計了「Current Affairs 時事課程」。時事課主要以港聞、世界新聞和其他重要新聞為主,並加入聯合國17 項可持續發展目標(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,SDGs),當中涵蓋環境、經濟與社會等面向,從小教導學生永續發展的重要性。由一年班開始,每一年教授大約三至四個時事主題,例如貧窮、男女平等、教育等,到五年級為止就應該研習了約17 個課題。而六年級學生則會需要自行思考如何去解決之前討論的課題,就如大學生最後一年需要完成畢業計劃一樣。王校長指出:「我們為學生打造小學的畢業計劃,由他們自行主動去尋找課題材料,同時留意世界各地所發生的事情,在過程中培育學生對時事的觸覺和敏感度。」